(相关资料图)
大米产业链变“长”了
高淳东坝和睦涧村向农产品深加工要效益
□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通讯员高明浩
近日,走进高淳区东坝街道和睦涧村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米酒坊内,阵阵浓郁的糯米酒香扑面而来,倚墙而立的十几口大酒缸中,盛满了馥郁芬芳的有机糯米酒。
“这是我们合作社首次尝试酿造米酒,共用了2吨有机糯米,按照米和酒1:1.5的产出比例,大概出了3吨米酒。”和睦涧村党总支书记、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统田介绍,米酒已基本包装完毕,正在进行试推广,下一步就是利用剩下的米糟蒸馏白酒。
为了发挥有机大米优势,酿造高质量米酒,合作社邀请拥有40多年米酒酿造经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火英,参与酿造米酒。“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,我们这款米酒甘甜清冽,很受酒友欢迎。”
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由和睦涧村集体领办,主营水稻种植、加工、销售,多次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。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合作社,为何要“跨界”酿酒?魏统田介绍,近年来,虽然合作社加快发展,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,主要问题就是大米产业链条短,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。“合作社主要销售初级农产品,附加值相对较低。农产品深加工以后,附加值更高,可以有效拓展致富增收路径。”
合作社每年收获大米近百吨,其中有机大米市场价平均约15元每斤。2022年,合作社经营收入861万元,比2021年增加近百万元,其中农户分红149.57万元,户均达3295元;村集体经济性收入388.6万元,村民人均收入38610元,比2021年增加3190元。如果将大米酿成米酒,每一粒米都得到充分开发,就能有力提高大米附加值,打开大米的增值空间。魏统田算了一笔账:目前合作社酿造的米酒每斤15元左右,虽然米酒价格和大米价格相差无几,但是1吨米可以酿1.5吨酒,剩余下来的米糟还可以再用来蒸馏白酒,这样计算下来,每斤大米的价值接近翻番。而且随着米酒品牌的推广,米酒价格还有很大升值空间,合作社效益可以大幅提升,带动更多村民增收。
根据合作社的计划,头批米酒酿造结束后,米酒酿造规模会迅速扩大,今年大米总投入量将达20吨。展望未来,魏统田信心满满地说,和睦涧村将通过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,解决初级农产品产业链短、附加值低的问题,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实现双丰收。